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夜乘高鐵

夜乘高鐵過嘉南,
倚看流螢半托頷。
瞧得分明樓已近,
華燈一片為誰眈。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寫雲

浮雲幾處海和山,
薄到無時便盡還。
漂泊蒼穹何作色?
回看灰白又無間。

案:人就像雲,不時的在黑、灰、白之間變換。明知漂泊到何處便是何處,明知可能朝生而夕死,偏又在碧藍的天空多抹一色,多抹那可能須臾的顏色。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霧香《鵲橋仙》

坐濃時逸,等凝還淡,開斂豈由分說。
青池水默霧咳寒,拱橋上、扶闌更滑。

緣他殘色,循階而下,濕了足尖才察。
岸頭風似不知心,趕香後、涼誰鬢頰。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自遺

殘簷歛雪自遺閒,
瘦水浮光慢與潺。
春試顰聲流更凍,
一身簑笠不須顏。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白頭山

清崖坐望白頭山,
笠上留多雪不還。
或有霜松青突兀,
漫天壓得石休潺。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也雨也醉回猗君

梅錯
春風來晚錯何歡?嫁與冬君不剪難。
縱為爭妍留一季,百花孤潔更闌珊。


醒時盛苦醉盛歡,信過今朝買酒難。
只有微醺仍不適,更聲漏我夢闌珊。

獨飲
三分白酒浸螭紋,幾注數來能問君?
罈底鰲龍游不走,欲騰無浪對愁雲。

亭雨
蓬花亭下若誰遺,春雨簷來滴帶痴。
天上烏雲猶未已,此身由己是何時?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低壓無名海是鄉,
南鯤一眼怒眉揚。
成名不允風稍定,
起迄東西再止狂。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醉言

酒盡罈懸寂寞瓢,
誰何心事可堪聊?
平生不藉功名砌,
舉手三杯到九霄。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臨江仙》小夢

往事如今都看懶,唯嫌這裡稍難。
蝶迷花燦兩相歡。
飛來伸手慢,卻醒握床緣。

四處芳華剛入眼,正當天上人間。
一身躺仰褥衾翻。
說幽眠小夢,追逐更頻繁。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風崖獨立

孤一
風崖獨立映孤魂,一片青松看劍垠。
未冀蒼天憐凍指,逕投針葉刺霜根。
身無長物多留棘,自問玄皮豈落痕。
未怪周遭常積雪,喉頭悵滿不能吞。

孤二
風崖獨立逅孤芳,蕭瑟岩臺宕暗香。
落魄騷人嗟半死,浮霞嬌態許無方。
書云自古英雄短,山裂偏何道路長。
迴盪峰間誰作色,應龍雲裡尚繁忙。

孤三
風崖獨立對孤峰,彼勢高明莫可從。
一杵青田波上稻,半屏懸壁霧藏龍。
凡夫來指仙人肆,冷處幽生碧葉松。
遙看雲收漂泊雁,端無自貶寂寥胸。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未自在

此身真底棄功名?聽竹吭聲又試箏。
兩只柴門關舊曲,半頭霜髮祭虛榮。
醉聆風語噓中嘯,翠映雲蹤陌上行。
聽似蒼穹酸酒客,一浮奢願更加成。

注:一疊詞友冬夏之詩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虞美人》年聚於喜來登、老乾杯

燈黃街暗人將匿,對看先思憶。
君應不介老乾杯,若喜來登上玉座金扉。

煙羅燒炙漿盛缶,怕使知交候。
霜脂片肉恰如箴,更暗中藏了老友真心。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食客

一年容易一年殘,無冕無功半蓆安。
清水滌苔沖不了,老生吟月仰彌難。
竹門猶匾南柯夢,贅腹能當濁酒灘。
蛙笛聲中書拜帖,信陵今且忌寒酸。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嘲鳳《定風波》

道在無為卻不群,先憂生計再憐貧。
每夕餐饑成要旨,於此,梧桐鳳落作盤飧。

鳳盡林空狂狷散,誰盼?庭籬方得有雞豚。
小蠹未慚啃冊頁,微缺,飯前吟賦又圇吞。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醉廝《鷓鴣天》

近看崎嶇遠出雲,晴峰蔭谷共黃昏。
毋庸世路迢迢遞,自是凡心切切殷。

山醉雨,霧迷人。蒼冥有美假濛真。
一廝懷抱嗔癡集,萬點經流曲直奔。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詩和詞友橋楓心事一篇

倚窗同默企相知,
昔比今孤兩味滋。
櫺紙半開聲更響,
秋風敲格冷敲思。


比者,並而伴也。

難耐

擾人非為歲華摧,
難耐安排始是哀。
枝幹日頭常翠豔,
可知長度適樓台。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蘇幕遮》無題

紫菱船,新藕臂。
欲撲芙蓉,小蝶先迎鼻。
素手朱唇抿皓齒。
一瞬風姿,正在人間裏。

短簑衣,黃蜆餌。
不解浮雲,何事多生淚。
垂蔭橫竿依綠水。
半濕楊枝,老滴江湖內。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若蟲

為了飛到枝頭
譏笑天下
誰言我得蛻變

擁有一身的白豔
甘為腐泥的浪漫
化作蠕動的汙點

即便臥在泥壤
吞食塵埃
誰讓我想蛻變

擁有一方的落葉
甘為歲月的證人
頂著棄世的顏面

說誰也曾蛻變
忘情譏笑
盪迴千遍萬遍
而今林間
只有葉枯風剪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秋心

遲舊徑中,
日盡短亭空。
誰記山階數?
如今一片楓。


雖然寫作很主觀,但作者也會在自己的主觀中,被細微處挾持。等寫出來後,即使作者自己回看,這主觀可能已是妥協過了。
日盡與暮射,讓我猶豫不已。選日盡,只因盡字之末氣;難棄暮射,是因暮字之垂色。怎不折衷以"暮浸"?似乎垂末之氣太疊。日之盛到盡之末,有跌落感;暮之垂配射之勁,有浸透感。
不只如此,故常改句修字後,難捨其一。
既有上述,何不一改"日盡"。


遲舊徑中,
暮浸短亭空。
又忘山階數,
留遺一片楓。


這一改,情緒大大不同。可能是鬱悶散了些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