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爺爺牽著大約只有三、五歲的孫子,緩步走過斑馬線。在大約一分鐘的時間裡,爺孫倆慢慢地通過斑馬線劃開的空間。一開始爺爺略大的步伐,讓牽著的手伸長了些;而那個年幼的孫子似乎也知道,自己的步伐慢了。就在那小小的身影,加快了些步伐的時候;爺爺也幾乎同時間放慢、縮小了步伐。就在這爺爺孫子、一慢一快的幾秒裡,孫子些微地超越了爺爺的步伐。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換成步伐略快的孫子放慢腳步配合爺爺,而爺爺也稍微加快了腳步。這一慢一快地步伐,在一老一少之間交替,卻不疾不徐、沒有半點突兀。就在他們慢慢地通過斑馬線時,我想我已經在心裡放了些字,放了可以幫我記得這一幕的一些字。
【詩經】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木蘭詩】裡: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
【牽阮的手】這首歌唱著:
牽阮的手,淋著小雨。
牽阮的手,跟你腳步。
牽你的手,走咱的路。
牽你的手,不驚艱苦。
牽阮的手,淋著小雨。
牽阮的手,跟你腳步。
牽你的手,走咱的路。
牽你的手,不驚艱苦。
雖然路途、有風有雨,
我也甘願、受盡苦楚。
希望甲你,白頭偕老,
牽阮的手,走咱的路。
雖然心裡浮起的三個旋律都是描述男女之情,看著這祖孫,我心裡也想哼著:
牽你的手,走著這路。
牽你的手,斟酌腳步。
牽阮的手,有你真好。
牽阮的手,我的幸福。
牽你的手,走著這路。
牽你的手,斟酌腳步。
牽阮的手,有你真好。
牽阮的手,我的幸福。
阮也知影,陪你有數。
短短路途,有你就好。
希望看你,長大快樂。
牽你的手,我的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