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江畔花

夜讀李商隱【暮春獨遊曲江】,人生無奈惹得輾轉難眠。晨醒後作。

新蕾透紅蝴蝶醉,
年年豈只蝶殷勤。
一枝生在春江上,
開落何曾有對君。

原意以英詩十四行韻格
(a-b-a-b, b-c-b-c, c-d-c-d, e-e)寫之,未知適妥。

新生的花蕾,從綠萼迸出微紅,
翩翩地繞盤,蝴蝶飛得像微醉。
不只蝴蝶來這,不只期待相同,
江畔的人兒,也戀著它的嬌媚。

殷勤的人兒,在樹下不得進退,
慢慢地等著,不知他是否著急?
每次都會知道,每次只能無謂,
靜等的人兒,細數著每個花期。

生綠的樹枝微顫,在風裡低呢,
暖春的江水輕流,在枝下西去。
看著風吹枝顫,看著花開蝶迷。
江水輕流,落下的又怎麼相聚?

殷勤的人啊!江水西去、不是對你。
花開得燦爛、去得瀟灑,從沒看你。

P.S.
此作本以花為主、人蝶為客,枝為花之初,江為花之終。蝶戀花、人更戀花,而蝶僅戀花於枝,人之心則因花而生枝上、隨江流。

一番思量,"綠"字本寫新萼初吐紅時之綠,未想顯枝太過。擬改為"一"。"一"明指枝,更暗指花。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定風波】2013尾牙

宴設台中到已饑。尾牙喜慶好年輝。
魚美肉肥誰得賞?心想。朱唇紫釀沾新杯。

金燕一啼皆捨位。憑醉。登椅墊足競相圍。
席散車開南北路。無語。夜沉星展聽風微。

P.S. 今晚公司台中尾牙,謝金燕登場、眾人瘋狂。席散歸途復以【定風波】作。在瘋狂的人群裡,冷靜的我一旁而去。沒看到謝金燕本人,卻看著世人熱迷。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定風波】蟬與蓮

曲徑幽生綠竹稀。高蟬自困泣聲低。
身是此山林下客。難責。掩收金翅不思飛。

途盡復行三百丈。方廣。碧湖蓮動鯉魚棲。
清直有誰能更勝?輕挺。紅花綻佇水中泥。

P.S. 吾人雖愛蟬,但此作蟬不若蓮。
試著以英國十四行詩格式
a-b-a-b, b-c-b-c, c-d-c-d, e-e,同樣詮釋蟬與蓮的原意。


小路彎曲、幽靜而延續,
林中只有寥寥綠竹、正直地挺立。
蟬啊、你顧著向高處爬去,
放聲、讓你的委屈洩了一地。

在這山裡、這林中,只是稍作休憩。
客人的我,如何怪你不振翅遠離。
小路的盡頭穿過樹叢,才是我的目的。
不只寬廣,蓮葉下各色鯉魚、在湖裡棲息。

清直、是佇立的蓮莖上綻放的花朵,
委屈、是四游的鯉魚、還有不停的泥濁。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多少人能毫不隱藏,用"原意"過活?多少人能透明"本心",無慮地自己?苦衷時白時黑,有如天上的雲。黑雲落下的淨雨,是原意、是本心。
一時有感,而成七絕。


【一】
未雨低來青沾墨,
方才淨若浣溪紗。
我知非是君原意,
縱淚輕流白荻花。



【二】
金波夕日去時紅,
滴在飛蓬白頂中。
散落人間才證得,
無香無色是初衷。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好友移居加國有感

【七律】
臉書驚見他鄉照,故友移居北地寒。
新雪埋山無異色,舊池托月四時寬。
十年單剪西窗燭,半日三提老筆桿。
不等冬來相告急,楓紅依舊暖台灣。


同好先進指點如下:
1.次句用韻不穩.
2.[無異色]對不上[往常寬].
3.[埋]字下得太重.
4.無[筆杆]一詞
5.七八兩句銜接不順.


【改寫】
臉書驚見他鄉照,故友移居北地寒。
新雪埋山山更遠,舊池托月月尤單。
十年孤剪西窗燭,半日三提老筆桿。
不等冬來相告急,楓紅依舊暖台灣。


註記:
1. 次句原用"寒"字,但好友欣喜移民加拿大,不忍用之,忽而改"安"。
2. 三四兩句除為對仗不工修改,轉寫好友遠去,舊地孤單之感。
3. 七、八句急切之情、溫暖之景,依然無力修改。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釵頭鳳】梨渦盪、萼華悵

春江尾、青巖背,綠枝疏掩雲陽碎。
明池上、微風藏。梨渦流轉,玉波生亮。
盪。盪。盪。

黃汙泥、金蟬翅,葉枯聲斷平湖水。
芳菲巷、今何樣?萼華飛絕,紫消灰漲。
悵。悵。悵。



春姿盎然的江水盡處、林木青鬱的山巖那端,隔著發滿綠芽的樹枝,天上的雲朵陽光稀零地灑落。
明亮的池水上,微風時有時無地吹拂。水面流轉的漣漪是美人淺淺的酒窩,灑落的陽光照亮流轉的波紋。是流轉的漣漪,還是美人明眸巧笑,正在盪漾、盪漾、盪漾。

枯褐的葉子成了汙黃的泥濘,埋著夏蟬遺落的金翅與唧唧的叫聲,昔日波光瀲灩的水面,如今一片平寂。當時生滿芳草香花的地方,如今變成怎樣了?花連著萼都已掉光,不知飛落何處,紫的、紅的消磨殆盡,蓋滿的是枯槁灰黃。是斷絕飛散的花萼,還是平寥死寂的江水,讓人惆悵、惆悵、惆悵。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嘆燭

紅燭黃昏本有芯。
不該偷看至清晨。
淚乾煙散推窗後,
只剩人間一盞塵。



黃昏未暗的時候,蠟燭本來還有燭芯的。怪就怪它不該花了整夜,想要照清楚相伴的人。等到燭淚乾掉、煙散天亮的清晨推開窗戶之後,才發現剩下的只有燒盡後留下的些許灰塵。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卜算子】詠梅一

沾雪未沾寒,嶺上生香慢。
也向黃昏也向泥,獨自迎風綻。

折骨復折花,青髮斜簪亂。
綠女紅男只道春,彈斷清華瓣。



雖然沾著冬天未融盡的雪,卻沒有沾染凜冽的寒氣,在山坡上飄著似有似無的香。不群不媚的她們,有的向著美麗的夕陽、有的向著地上不起眼的泥土,獨自在風中開著。

折斷了樹枝,拔下上面的花,再胡亂地簪上頭髮。來訪的遊客只覺得天陽春暖、心花怒放,隨意地折下把玩清高舒華的花。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讀陸游有感

今日梅花昨日蓬,
只留殘瓣慰遺忠。
江南雖有詩人墓,
魂在天山傲骨中。



今天種著梅花的這裡,是昔日放翁的故居。遺留此處的只有凋殘的梅花瓣安慰陪伴著未能得償的愛國忠心。雖然詩人最後葬在江南,但他的魂魄早已深種在故土的梅枝裡。


注:以"天山"代替"崑崙"。除"崑崙"有爭議外,"天山"二字取自陸游"訴衷情--有感"一詞。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如夢令】笑花二十年

春曉白梨雲嘆;秋晚紅棉霞澱。
縱二十來年,屢次看花香散。
不算。不算。半抹粉妝慵懶。



春天清早天將亮之際,我在樹下看到梨花疊在晨雲上,有著賞心悅目的嬌美、有著讓晨雲嘆息扼腕的白皙;秋天黃昏天將暗之際,我在樹下看到木棉花疊在晚霞上,有著賞心悅目的華麗、有著讓晚霞似要沉澱消散的紅艷。
既使已經過了二十多年,我還是不停地看到花開花謝、香飄香散。
我慵懶地擦了一半的胭脂水粉,就算勝過了你們這些花兒,也不能算數、也不能算數。
二十多年未見,同學粉墨登場,須敬【如夢令】一闕。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織夢

在偶爾搖晃的小巴士裡,時光隨著慢行的速度緩緩流動。兩側窗戶上的鵝黃遮陽布輕盈地擋去了驕陽的大半,留下慵懶的空氣。他用耳機裡清雅深幽的音樂回應著,不知過了多久。

熟悉的髮長沿著耳下貼到頸際,細緻的鬢角更顯她烏黑柔亮的頭髮。她的眉毛如畫中高飛的秋雁,她的眼睛是山中瀲涵的碧潭。
他:【怎麼會在這裡遇見妳?】她沒聽見似地走了過來,就快要擦身而去。
他:【妳可以等一下嗎?惠..】他被自己不能直呼她的名字、得思考她的名字嚇著,緊張地支支吾吾。
她就這麼擦身而過,緩緩地走遠。忽然,他覺得只要弄清楚某件事,他就能飛快地追上她,讓她留下。

他:【媽,你還記得住在我們舊家後巷裡的那對母女嗎?她們家的女兒是我的同學的那對母女啊!】
他:【媽,我在國小四年級上學期知道她們要搬走時,一直問你她們要搬去那裡的那對母女啊!】
媽:【你說的是誰?】
他:【她叫..惠..】

緩流的時光在急速的旋轉,清雅深幽的音樂換成清晰混亂的交纏。記憶可以在一瞬間將一個人抽離世界。

她:【你別哭了,用這手帕擦乾眼淚。】那是只淡藍色的手帕,方形的四邊鑲著深藍的酒爵雲雷紋圖。他捨不得用這手帕,只感覺兩頰的熱淚已經被風吹乾。
他在心裡想著,那是自己從沒有過的東西,她怎麼會把手帕給了哭得髒髒的自己。他清楚地記下她的樣貌,與他能記得的一切。橘黃色的圓邊帽、純白色的短襯衫、靛藍色的學生褶裙,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成了永恆。除了她,學校裡再也沒有一個女生有著這樣的打扮。

他不知道自己怎麼追上她的。巴士應該是緩行的,而自己也沒有奔跑的急喘。
他:【我一直都記得妳。妳跟媽媽搬到哪裡了?從妳們搬走後,我告訴自己要永遠記得妳的樣子、妳的名字。】
他:【妳是..惠..】
這次的她始終沒有一個字。依然是細緻的鬢角、烏亮的頭髮、翼展的眉毛、瀲涵的秋水。她的微笑的唇角似乎道訴著,他終究還是忘了。

誰在清唱著女人花,
女人花 搖曳在紅塵中 女人花 隨風輕輕擺動
只盼望 有一雙溫柔手 能撫慰 我內心的寂寞

只盼望有一雙溫柔手。再三迴盪著的歌詞過後,他:【手帕是惠玲的、妳是唐惠玲。】



注:
原來,溫柔不是他人給予的,一直都是自己滋養的。他有時候會記得,但大部分的時候他會忘了。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雨中默等惟雲來

彩筆飛橫墨,長空百濺灰。
路旁花草濕,傘下髮衫頹。
抬望何時靖,驚鳴半陣雷。
皺眉捎失信,仍盼駕雲追。


P.S.  經人提點,此篇五、六句對仗尚有疑慮。只是事過境遷,無力再改。

就像被水彩筆畫過,整片天空佈滿著灰色的雲。
路邊是被雨淋濕的花草,傘下人兒的頭髮衣衫也被風雨打的崩頹。
抬頭望著天空想知道何時才會雨停風靜,天空響起的雷聲似乎只有一半,仍未停歇。
皺著眉頭、心裡滿是將要失約的歉意。不知是歉意、還是失約緊鎖的眉頭,似乎想駕著天上的雲去追那將要錯失的約期。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無梅

春暖洗寒沙,
空遺鐵骨啞。
日揚人眼醉,
一樹一梨花。



暖春將雪融成了水,滲洗進原本冰冷的土裡,
花瓣落盡的梅樹只留下如鐵如骨的枝幹,無語空啞。
在這溫暖日頭高掛的日子,人眼多半迷醉不清,
把每棵因春暖提早開出花朵的梨樹,逐一地當成梅花,讚揚欣賞。


注:人眼多為表象所欺,鮮少會看鐵骨無花的梅樹。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是你、是她

女孩靜坐在那,不說一話,
不是她的清香,
我怎會知道,風那麼狡猾。
也不會知道,她還有,
閃亮深邃的藍瞳、靜謐飄揚的紅髮。

你的眉如懸劍,橫掛我的心田;
你的眸如深潭,滿溢我的胸間。
你的眸是黑玉、你的眉是玄鐵。
藍瞳是假,紅髮也是假,
是輕浮的風,推了她、推了你,
也推了我一下。


註:
早上一番開會輪對,出來不覺地想著,
聽君一席話,戲謔二字成五絕。

矛盾盾矛矛,
矛矛盾盾矛。
盾矛矛盾盾,
矛盾盾矛矛。

會議中巧翻昔日筆記,竟有四字讖。君無戲言,萬歲一諾。戲言如君,遺諾萬歲。

再註:
巧合數十秒機緣,發生在會議結束後經過的公司陽台。原來在金鐵相交的矛盾刺耳後,嗅覺在職場人生中、公司陽台上,開啟了聽覺禁斷後的感官甦醒(嗅覺、視覺)。
於是,我寫了這篇。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知了清潺,輕蟬知了。

我要飛上樹頭,用初乾的薄翼。
一邊啜飲露水,一邊環看我攀的、褐黃樹皮。
知了。我道聲知了。
不遠的夏綠、不遠的江泠,陌生又熟悉。

在此誰曾臥?泥壤以為衣。
夏綠的味道、是濃郁的漿液,不曾如此鮮翠。
江泠的聲音、是沉鬱的窸窣,不曾如此奔疾。
前世。我問是前世。
不是只有夏綠、江泠,更有薄翼未長之時。
枯黃的秋葉,披覆長埋的臥地;
玄重的冬雨,穿刺相裹的濕泥。

我已失去、前世的兩千多天。
正要飛上樹頭,將所剩的日子,用蟬翼切離。
不過二十天,
請在樹下等我,聽我窮盡一生的高吭;
請在樹下等我,聽我抑絕前世的清昂。

最後,我想在江水邊、綠草裡,沒有灰槁枯黃的一地,
散去我黑亮的外殼,卸下我輕薄的蟬翼。
或許我能留的,都會在樹下,贈你。

前世、我一臥在此,與世隔離。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摸魚兒】贈別Lundi

為君斟、玉杯瓊液,霏霏春雨橫注。
琉簷金瓦無從看,曾是少華初晤。
今日聚,十年散、別離說易吞將肚。
縱能有語,往後踏孤途,蔓延草疊,惟我一行足。

紅塵事,圓缺陰晴細數,殷勤頻把誰誤。
斜陽照影分頭去,宴罷騷人嗟苦。
休要錯。到來歲、憶于輕步高談在、黃花欒樹。
且莫問歸來,座旁蓆上,徒恨被辜負。



為你將酒倒在晶瑩的酒杯裡,離別的席上、外面濃濃的春雨正隨意地下起。
光鮮亮麗的屋瓦簷台下再也無法看到記憶裡、當時初見的年輕的你。
今日的聚會,斷散了相識十多年的緣分。我們沒人承認分開的酸楚,默默地將離愁吞下肚。
只要一想到以後在往日常一起走的路上,道旁的蔓草此後漸長,只會留下我走過的一行足跡;我縱然還有些話,也哽在喉頭、無法繼續。

這紅塵裡的事,就如同月亮有圓缺、天氣時陰晴,從來由不得人。愈是放不開、愈是一廂情願地一件件計較,愈是會被耽誤。
在我們離別席散、將各自分頭而去的時候,外面的雨停而陽光斜斜地照落我們的影子。剩下多心多愁、放不開的人在心裡一直嘆著這離別的苦楚。
請不要忘了、也請別誤會。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我會依然記得,我們習慣聊天漫步經過的路旁,那落滿小黃花的欒樹。
請留下一起回來的人要記得、不要問我,旁邊的空出的位子是誰的?我怕不只會想起他,也會想起他離去前徒勞自怨被辜負的心情。

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鷓鴣天】雨緣

避雨棲行小木樓。覺來雲散日西頭。
蟬鳴蟬靜林漸晚,江湧江枯石不休。

人挽袖,葉低頭。悍雷當下正多愁。
如今才曉滂沱處,留客相酬十里幽。



我躲著雨來到行經的小木亭。等著等著才發現雲散了而日也漸漸西偏。
雨後,隨著蟬聲一靜一停叫著,樹林裡天色漸漸變暗;而前方的江水忽大忽小的自大石旁流過。我置身在變動的蟬鳴與江水,周遭一切卻更像慢慢暗晚的幽林與江中不動的大石。

當下著大雨的時候,我挽著袖子,一旁的葉子也被雨打得低垂。不時的兇悍雷聲,讓被這雨困住的我只有滿腔憂愁。如今我才知道剛下著滂沱大雨的地方,正是綿延數里,有著林中蟬鳴、江流大石的美景開始之處。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空白

就陷在 滿滿的 車輛裡
號誌 不慌不忙地 交替
偶爾 陌生的騎士 焦躁地 轉動油門
而車窗隔開 我和那 揚起的 灰塵
冗長的 紅燈 與不動的 車陣

我的車窗 它開始 灰白
唱著的歌曲 就快要 沒有聲音
我不記得 當時有 幾個路口 幾個人
不能動彈 沒人的馬路 還有空白
是我依稀 記得 唯一的痕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老身獨醒(為祖母屈)

晨曉鶯啼好日期,才吹灰燭換衣時。
依稀昨夜風搖樹,折落春泥已不枝。
彷彿半生親是夢,離開襁褓更非兒。
老身幾載無人問,殘木庭中豈若斯。



才剛吹熄了快燒盡的蠟燭、換上衣服,正是早晨天才剛亮、聽到鳥叫的好日子。
依稀還記得昨夜的風吹搖庭院中的樹;被吹落的樹枝,只能孤單地墜落在塵土泥濘裡。
彷彿前半輩子的親倫像是場夢;我記得的孩兒,是幾十年前懷中襁褓的,而不是現在的。
老朽的我,已經不記得無人問聞有幾年了。我又怎能與那庭中凋殘的樹相比(它昨夜斷枝,還能得到我的注意)。


注:三五、四六句採扇對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祖孫

今天晚上為了客戶需要的功能,忙著思考與筆記細節的我,眼前忽然浮現一幕 ~ 今天下班開車經過時,看到的短暫卻深刻的景象。

一位爺爺牽著大約只有三、五歲的孫子,緩步走過斑馬線。在大約一分鐘的時間裡,爺孫倆慢慢地通過斑馬線劃開的空間。一開始爺爺略大的步伐,讓牽著的手伸長了些;而那個年幼的孫子似乎也知道,自己的步伐慢了。就在那小小的身影,加快了些步伐的時候;爺爺也幾乎同時間放慢、縮小了步伐。就在這爺爺孫子、一慢一快的幾秒裡,孫子些微地超越了爺爺的步伐。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換成步伐略快的孫子放慢腳步配合爺爺,而爺爺也稍微加快了腳步。這一慢一快地步伐,在一老一少之間交替,卻不疾不徐、沒有半點突兀。就在他們慢慢地通過斑馬線時,我想我已經在心裡放了些字,放了可以幫我記得這一幕的一些字。

【詩經】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木蘭詩】裡: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
【牽阮的手】這首歌唱著:
牽阮的手,淋著小雨。
牽阮的手,跟你腳步。
牽你的手,走咱的路。
牽你的手,不驚艱苦。

牽阮的手,淋著小雨。
牽阮的手,跟你腳步。
牽你的手,走咱的路。
牽你的手,不驚艱苦。

雖然路途、有風有雨,
我也甘願、受盡苦楚。
希望甲你,白頭偕老,
牽阮的手,走咱的路。

雖然心裡浮起的三個旋律都是描述男女之情,看著這祖孫,我心裡也想哼著:

牽你的手,走著這路。
牽你的手,斟酌腳步。
牽阮的手,有你真好。
牽阮的手,我的幸福。

牽你的手,走著這路。
牽你的手,斟酌腳步。
牽阮的手,有你真好。
牽阮的手,我的幸福。

阮也知影,陪你有數。
短短路途,有你就好。
希望看你,長大快樂。
牽你的手,我的幸福。